在反滲透除鹽過程中,給水在流過膜元件時較純的水透過膜形成產品水,而給水不斷被濃縮,原水中的溶解性物質會因達到過飽和狀態(tài)而析出。你知道反滲透膜的結垢物有哪些嗎,下面反滲透膜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,一起來看看吧!
反滲透膜結垢傾向大小的順序可排列為:
CaC03>CaS04>Si02>BaS04>SrS04>Al、Fe和Mn的氫氧化物
在反滲透系統(tǒng)中最常見的水垢為CaC03垢。但水垢一般很少為純物質,通常是以一種化合物為主并摻雜了多種其他化合物的混合物。
一、CaC03垢的控制
當以地表水或深井水為水源時,通常用Langelier飽和指數(shù)(LSI或L.S.1)法來判斷CaCO3的結垢傾向。
水的實際pH值與飽和pH值(pHS)之差,稱為飽和指數(shù)(LSD或Langelier指數(shù)。
LSI=pH-pHS
如果LSI=0,則表示該水質處于平衡狀態(tài),即既不結垢也不腐蝕,水質是穩(wěn)定的;如LSI>0,則表示水中CaCO3處于過飽和狀態(tài),有析出的傾向。
實際工程應用中,多采用以下方法來阻止CaCO3垢類的產生:
①對于超值的Ca、Sr、Ba類難溶鹽,應降低反滲透系統(tǒng)回收率,避免濃水超過溶度積。
②加阻垢劑,現(xiàn)市場上正規(guī)廠商所供反滲透專用阻垢劑多為有機酸鹽類和聚丙烯酸鹽類阻垢劑,阻垢效果較好。
③加酸可以去除水體中的C032-與HC03-,以降低CaCO3的結垢。
④采用傳統(tǒng)的離子交換軟化來脫除水體中的Sr、Ba、Si、Ca、Mg等離子,但對大水量的處理不經濟。
二、硫酸鹽垢
可能的硫酸鹽垢為CaSO4、BaSO4及SrSO4。一般情況下,當硫酸鹽的離子濃度積IP超過其溶度積KSP,即IP>KSP即時,根據沉淀生成與溶解理論,就有可能形成硫酸鹽垢;當IP<KSP時,則水中的硫酸鹽是穩(wěn)定的。
通常采用添加阻垢劑法防止硫酸鹽垢生成。如通過添加阻垢劑仍不能控制CaSO4垢,則可以考慮用石灰軟化澄清法或離子交換法(弱酸或鈉離子軟化)除去部分的垢,然后再加入阻垢劑。
在實際生產中如需添加垢劑,則應根據選用的反滲透專用阻垢劑的阻垢性能進行控制。
三、Si02垢的控制
在反滲透濃水中,Si02有可能達到過飽和狀態(tài),聚合生成不溶性膠態(tài)硅酸沉積在表面形成垢,Si02垢一旦生成將很難進行有效的清洗,因此對原水中的SiO2應格外重視。
當Si02與金屬氫氧化物共存時,更易沉積。由于至今尚未開發(fā)出能有效防止Si02沉淀的阻垢劑或分散劑,為了防止Si02在膜的表面沉積,應控制反滲透濃水中的SiO2濃度小于其溶解度。在一定的溫度及pH值的條件下,Si02的溶解度是一定的,因此反滲透裝置的設計回收率與給水中的Si02濃度存在一定的制約關系。
當給水中Si02濃度超過允許值時,可通過預處理沉淀法降低原水中的Si02濃度,也可采用提高給水溫度、提高給水pH值、降低回收率等方法對Si02進行控制。
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關于反滲透膜的結垢物有哪些,看完你就明白了!的相關知識,反滲透膜結垢需要好好清洗,才可以延長使用壽命,以上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,想了解更多相關反滲透膜知識,請閱讀《家用RO膜運行需要注意哪些細節(jié),看完您就明白了!》